
最近,乌克兰正跟菲律宾谈无人机合作协议,准备10月签备忘录。乌方连国防武官都派到马尼拉了,手把手教海陆空三军玩无人机,还想联合生产。这明显是看中乌克兰在黑海用无人机打俄舰的经验,想复制到南海来对付中国。但这事儿真能成吗?先说最现实的——菲律宾自家那点家底根本撑不起场面。现在他们只有美国送的5艘小无人机船,规模小得可怜。虽说菲律宾有186家船厂,但都是造休闲游艇的"C级"厂,军用的没几家。更头疼的是军费年年吃紧,56亿美元预算要分给潜艇、战机一大堆项目,无人机能抢到多少资源?别最后又成了摆样子的"面子工程"。再说技术风险。乌克兰那套在黑海好使,在南海可不一定灵。中国早就部署了电子战系统,无人机蜂群还没靠近可能就失联了。更麻烦的是自主攻击技术——联合国现在对杀人无人机管得越来越严,菲律宾要是真用无人机发动攻击,立马在国际法上吃大亏,还会搅黄东盟和中国正在谈的"南海行为准则"。最要命的还是政治变数。现在小马科斯亲美,但2028年大选要是萨拉·杜特尔特上台,很可能跟她爸老杜一样转头亲中。到时候美军基地访问权都可能被收回,更别说无人机合作了。乌克兰人估计也怵这个——别技术刚转让完,菲律宾新政府就直接叫停项目。其实美国早就给菲律宾铺好了无人机这条路,送船、建基地、搞演习一样没落下。乌克兰现在想插一脚,无非是想多找个军售客户,顺便在亚太刷存在感。但对菲律宾来说,最关键的不是买多少无人机,而是能不能把零散的船厂整合起来,拿到长期生产合同,真正建立起自主生产能力。否则永远要看别人脸色,今天美国送几艘,明天乌克兰教两手,永远成不了气候。说到底,无人机确实能给菲律宾带来不对称优势,但要想靠这个改变南海格局,先得解决资金、技术和政治这三道坎儿。现在看,马尼拉的路还长着呢。


金港赢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